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霖 徐铮 吴文兵 摄影报道
编者按:赣鄱襟江带湖,山水间险情时有发生。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方法论。特别是要强化“既要救得好、更要防得好”的观念,更加突出“防”的作用。
赣鄱经纬,安危相牵。从今天起,江西日报映像版推出特别策划“把好防灾关 守护赣鄱安”栏目,用镜头聚焦防灾一线,定格守护家园的坚实身影,这既是对江西近年来防灾减灾成效的视觉呈现,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林君)
“嘀——”,4月14日11时,宜丰县花桥乡森林防火预警和应急综合指挥数字化平台发出预警,高空摄像头捕捉到该乡花桥村田间的一处隐蔽“烟点”。花桥乡半专业扑火队伍迅速出动,5分钟后到达现场,只见田埂上的枯草已经在燃烧,并往左右两侧扩展。扑火队队员分工协作,左侧队员利用风力灭火机吹灭火点,右侧队员利用二号工具扑火,2分钟就顺利把“火情”化解在萌芽之时?!罢獯巍藿疟狙萘贰龅搅恕蛟?、打小、打了’,让小火不成灾,检验了我们的反应速度,也锻炼提升了我们的扑火技能。”队长周国霜在处理完“火情”后,对演练进行复盘总结。
宜丰县花桥乡位于我省九岭山脉南麓,森林覆盖率76.6%,是重点林区乡镇,森林防灭火任务艰巨。2021年12月,花桥乡被列为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全国6个试点乡镇之一。当地抓住试点机遇,抓实基层治理,切实打通防灭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群防群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技助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新格局。
青山环抱,树木葱郁,花桥乡白市村轿顶山绿意盎然。“清明前后,又是春耕时节,农事用火、民俗用火、生产性用火等行为交织叠加,火源管控压力较大?!弊ㄖ把不ぴ闭钥∫淮笤缇秃推渌该釉鄙碜欧阑鸱?,背负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等设备踏入林区,开始巡护工作?!敖饺嗽痹龆?,我们巡护过程中可以及时制止违规用火行为,遇到火情可以第一时间扑灭?!闭钥∷档馈?/p>
“点点烟头火,可毁万亩林……”在花桥村杨门桥自然村古樟树下,移动宣传车循环广播着防火知识,巡护员拿着“森林防火十不要”宣传单耐心向村民讲解,接地气的话语引得村民鼓掌叫好,纷纷签下森林防火承诺书。
170余名网格员覆盖全乡13.4万亩林地,源头防控力量切实增强;30余名半专业扑火队员日夜值守、巡护;运兵车、消防水车、风力灭火机、接力水泵等森林防灭火物资和机具一应俱全;卫星“天眼”、低空监测无人机及双光谱低空视频监控点进行实时火灾预警监测。在花桥乡,一张巩固加强森林防灭火的网络,正越织越密??故缘阋岳矗绕湓?022年,花桥乡经受住了夏秋数月罕见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严峻考验,未发生一起森林火情。
我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森林防灭火的任务点多、线长、面广、量大,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去年3月,原省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省应急管理厅等单位认真总结花桥乡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提升全省森林防灭火工作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确保全省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全省首批538个林区乡镇已完成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建设,基层森林防灭火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