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五一 秀美赣鄱
2019年6月8日,江西省南丰县白舍镇樟潭村、桥头村、罗家洲村沿河两岸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当地农民在打谷场上搭起戏台,摆起酒席,唱起红歌,农民剧团的演员演出自己编排的节目,盱江河面上,三个村的农民赛龙舟庆端午,吸引了数万群众观看。据县志记载,当地赛龙舟庆端午习俗始于唐太宗时代,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樟潭村78岁的老人黄家林讲述:“当地赛龙舟早在唐太宗时代就有了,规定每年端午节后,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樟潭村、桥头村、罗家洲村三个村隔河相望,村民们经常在河里捕鱼捞虾,和睦共处,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在樟潭村举行龙舟下水仪式,农历五月初六上岸仪祭龙头,期间,烧香还愿的村民不计其数,沿河两岸树上挂满了炮竹,地上插满了蜡烛,祭神的桌上摆满了红蛋、粽子、黄酒等礼品,三个村选出壮汉在河面上举行龙舟赛”。端午节期间,笔者目瞩樟潭赛龙舟,村民们穿着救生衣,有的光着膀子,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你追我赶,以娱神与乐人,为胜者,龙舟披红挂花,其场面极为壮观,烧香还愿和观看赛龙舟的村民人山人海,祭神的桌上摆满了红蛋、粽子等礼品,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看戏听歌、喝黄酒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当地村民还说 :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当地人们还有不同的寓意,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和谐安康。至于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老祖宗传下的赛龙舟,展现了樟潭村、桥头村、罗家洲村民你追我赶、百折不挠的精神,既是一场友好赛事,也是村民许愿和还愿的好时机,村民们都希望把龙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未登录'